堅守反腐防線的銅墻鐵壁--記湖北省鄂州市監察局副局長佘太和
新華網武漢6月15日電(記者張先國)對人民群眾,他赤子丹心,滿腔熱忱;對腐敗分子,他嫉惡如仇,剛直不阿;對家人親屬,他兩袖清風,安貧樂道。在基層紀檢崗位上,他始終堅守反腐防線的銅墻鐵壁。
他就是“全國紀檢監察先進工作者標兵”、現任湖北省鄂州市監察局副局長的佘太和,一位普通而堅強的“反腐戰士”。
“我不得罪他們,就要得罪人民”
在今年3月擔任市監察局副局長之前,佘太和在市委政法委紀檢組干了10年副組長、組長。這期間,他辦案79起,處理80多人,其中不少人比他級別高。
2000年6月,個體業主王海民為了討回一萬元的貨款,伙同他人將債務人的妻子劫持并強奸。梁子湖區一名領導為王海民打招呼,要法院“判輕點”,法院收了王家6萬元“贊助費”后,僅以非法拘禁罪判處王海民有期徒刑兩年、緩期三年。
這個案子很棘手,涉及公檢法三家,查下去必然得罪一些人。但時為副科級干部的佘太和二話未說,帶領專案組深入到距市區50公里遠的案發地點,住進一家簡陋的小旅店辦案。
說情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來,一個接一個碰壁。專案組其他成員遇到說情的,只一句“請找佘組長”,對方便啞口無言。有人好心勸佘太和:“鄂州巴掌大的地方,低頭不見抬頭見,何必得罪那么多人?”
“我不得罪他們,就要得罪人民!”佘太和斬釘截鐵地說。
經過艱苦的調查取證,王海民被抓回,改判了7年有期徒刑,其3名同伙也一一落網被追究法律責任。政法系統的涉案人員和相關領導均受到黨紀政紀處理。此案引起強烈反響,少數單位“為錢辦案”之風得到有效遏制,越來越多的人知道,找佘太和說情??沒用。
“要辦鐵案,光鐵面無私不行,還要善于斗智,在關鍵處出鐵拳。”佘太和經常告誡同事說。政法部門極少數害群之馬,反偵查能力強,社會關系廣,要沒有過硬的本事,很容易讓他們逃脫。
鄂州市檢察院反貪局一名副科級檢察官,曾憑一張一萬元欠條找當事人索要了兩萬元,但接受調查時拒不承認。2002年,案子交到佘太和手上,佘太和先問他為什么給一個非親非故的人送東西?問得他直冒冷汗,然后乘勝追擊:“你拿了錢為什么不還欠條?”這名檢察官來不及思考,慌忙解釋不給欠條的原因,說了一大堆才回過神,可為時已晚,最終心服口服接受處理。
在佘太和面前,糖衣炮彈沒有用,威逼恐嚇也沒用。在1997年冬天的一個黃昏,佘太和正在廚房做晚飯,只聽“砰砰”兩聲槍響,一顆氣槍子彈從腦后擦過,釘到墻上,另一顆擊碎窗玻璃,釘到窗框上。
身體不太好的妻子嚇得淚流滿面,佘太和一邊安慰她,一邊堅定地說:“既然干紀檢工作,就決不能被子彈嚇倒!”
無私無畏,有勇有謀,這就是佘太和的真品格。
“群眾的事,事事要有結果”
2001年,鄂州市氣門挺桿廠資產被賣,下崗職工卻沒拿到分文補償,600多名職工意見很大。
2004年初,佘太和受市委之命帶專案組進駐氣門挺桿廠,住進了一間原來存放水泥的破平房里辦公。時值寒冬臘月,屋里四處灌風,凍得人直打哆嗦,中午買來的盒飯沒開蓋就冷了。
看到專案組住破屋、吃冷飯,辦案一絲不茍,職工們疑慮漸消,他們從家里找來硬紙殼堵住窗戶,每天都有人自發送來熱氣騰騰的菜湯。職工陳小宏說:“老佘他們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吃苦受罪,看了讓人心疼。”
群眾信任了,辦案線索自然就多起來。佘太和最先從那些已被翻爛的賬冊中找到疑點,根據群眾提供的情況,將“失蹤”了兩年半的原財務科長從湖南婁底市抓回,取得了核心證據,并揭露出所謂“好廠長”的真面目:連下崗職工每月50元的“活命錢”都貪污!他前任的三任廠長、副廠長,都存在受賄、貪污、失職等問題。
抓到這批蛀蟲,追回了1000萬元的資金,氣門挺桿廠順利改制。當佘太和宣讀調查報告時,被職工們熱烈的掌聲打斷了20多次。
“群眾利益無小事,群眾的事,事事要有結果”,這是佘太和長期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他在紀檢崗位上工作十余年,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事件700多件次,基本上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結果,很多上訪群眾直接點名要他辦案。
2001年7月,某區法院強行扣下農民龔志鵬3萬元錢充作“贊助費”,龔志鵬要了4年沒要回,2005年春節找佘太和上訪。
案情簡單明了,佘太和嚴詞要求法院還款,沒料到法院總是推三阻四。有媒體兩次對此事曝光,法院領導居然又拖了半年多。佘太和經多方努力,迫使法院如數退還了所謂的“贊助費”。
心系群眾,百折不撓,這就是佘太和的成功要訣。
“物質生活的窮人,精神生活的富翁”
佘太和至今住在20年前兩室一廳的老房子里,水泥地、石灰墻,家具掉了油漆,冰箱銹跡斑斑,上班下班甚至出門辦案,總是蹬一輛舊自行車。
佘太和家的鐵門常年緊閉,送禮說情的人敲不開,親戚朋友也很少來。大事小事,他從不請客。他的哥哥和嫂子、內弟和弟媳都是下崗職工,曾經多次找到他幫忙聯系工作,他總是說:“幫你們就會欠人情,欠了人情腰桿就不硬啊!”為此,有的親友過年都不上他家。
即使辦案子,佘太和也很“小氣”,能省就省。2003年11月,他帶領兩名刑偵隊員到新疆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,擠大篷車,吃大排檔,住路邊店,來去十多天,三個人只花了6000元。
佘太和辦案十余載,先后收繳過數百萬元的違紀違法資金,每次都是一分不差地全額上交。很多干警開玩笑地說,跟著佘太和跑案子,是“蘿卜泡酒,不像人參(人生)”。
佘太和有時候又很“大方”。他把家庭支出的重頭全部花在自己和女兒的學習上。1997年,他一口氣買了兩臺電腦,一臺放在家中,一臺供上清華大學的女兒學習。去年他自己又買了便攜電腦和數碼相機,這些設備助他辦案時調查取證,公文寫作總比別人快。
“看物質生活,我是窮人,但看精神生活,我是富翁。”佘太和對記者說。
工作之余,佘太和筆耕不輟,目前已累計發表紀實文學、小說等各類作品1000余篇。1998年,鄂州市出租車司機接連到政法委上訪,反映少數交警濫用職權吃拿卡要。佘太和利用雙休日,替上訪司機開出租車,并根據切身感受,寫出了一萬多字的紀實文學《體驗生活》,辛辣地諷刺了交警系統的一些不良作風。如今,鄂州的交警隊伍不僅實現8年零投訴、無違紀,還涌現了許多先進模范人物。
今年3月22日,佘太和胃出血,他不想打擾遠在北京的女兒和妻子,孤身一人住進了醫院。下崗職工何衛國知道后,一直在醫院照顧了他26天。氣門挺桿廠的幾名下崗職工聞訊后送來一大束鮮花。佘太和說:“有他們的關心,我很滿足。”
勤儉樸素,情操高尚,這就是佘太和的生活寫照。
- 相關信息
- 沒有相關內容
- 信 息 溝 通
- 電話:0317-2128720
- 郵箱:czzyjj@163.com
- Q Q:3207689492
- 地點:辦公樓二樓201室
- 網 站 統 計
-